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CSMA/CD解释与理解

2019-05-03 21:53:05  阅读:854  来源: 互联网

标签:碰撞 CSMA 信息 CD 发送 碰撞检测 信道 理解 监听


1. CSMA/CD含义

CSMA/CD即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此协议是使用在总线型网络中的,不同计算机是通过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协议的重点在于监听和碰撞检测。

2. 为什么要监听和碰撞检测

当初学习的时候,对于为什么要监听空闲和检测碰撞一直很疑惑,其实原因很简单,对于总线型网络来说,如果有多个主机同时发送信号,那么是很难从中分辨出信息的。举个栗子就是一堆不同频率相位的正弦混合在一起,让你从波形图中画出某条正弦曲线,是不是感觉非常的困难?为了避免在网络中遇到这个问题,所以采用载波监听和碰撞检测的方法。

3.载波监听用处

载波监听其实就是检测信道是不是为空,如果是,那么就可以发送自己的信息了。如果信道正忙,那么只能等到信道空闲,才能发送自己的信息。那么,是不是只要空闲发送自己的信息就永远不会出错呢?当然不是,我们联系生活中的一个栗子就能知道,当开会讨论的时候,如果一片安静,那么之后就可能会有两个或者多个人同时开始说话发言。信道上也是如此,甚至更加明显。因为载波监听只能是在自己的位置监听,而从别的主机发送过来的信号需要时间。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主机B明明发送了信息,但是主机A没有发现,也发送一个信息出来,这样便会发生碰撞,导致数据信号失真。

4.碰撞检测用处

碰撞检测就是为了解决上面说的同时发送,或者说在很短时间(B发送信号尚未到达A)内同时发送引发的碰撞问题。碰撞检测即适配器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也要检测信道信号,若发现信号电压变化幅度增大超过某个阈值,则认为发生碰撞。

5.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

发送了碰撞怎么办?当然是停止发送,找个合适的时间再发送。那么怎么寻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呢?那就要用到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高端大气,其实很简单。首先我们明确一个概念,叫做争用期。什么叫争用期,就是在这个发送信息后的这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碰撞,但是过了这个争用期,那么就一定不会发生碰撞。我们把争用期定义为两倍的端到端传播时延,如下图,δ足够小的时候,A要经过2τ的时间才能发现碰撞。

退避算法:
1.从[0,1,2, ...,(2^k-1)]中随机选一个数,记为r。重传应在r倍争用期之后进行。k的取值为Min[重传次数,10],即k小于10时为重传次数,最大不超过10 。
2.若重传超过16次还是不成功,则说明信道中数据过多,放弃重传,向高层报告。

6.最短帧长

那么,经历了上面的一系列操作,我们是不是可以保证信道中不会存在冲突了呢?答案是,不能。我们要注意到我们的碰撞检测和监听都是在本机的位置上进行的,不能够跑到别的信道位置上进行。那么这样就存在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要发送的信息过短,导致碰撞检测在发送该信息的时候没有检测到碰撞,但是在发送出去之后,这个信息与其他的信息碰撞。就好像你寄东西,寄出去的时候还是好好的,等送到别人手里变得一塌糊涂,这就是在寄的过程中发生了冲突。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增加信息长度。以太网规定最短帧长为64字节,对于10Mbit/s以太网,发送64字节(512bit)数据需要51.2us,也就是上面的争用期。这样如果发生碰撞,那么一定能在自己这边检测出来,因为自己的信号和别人发送的信号混在一起,导致信号电压变化超过阈值。如果发送完了,那么自己是不知道自己发送的东西在路上有没有出现意外,这个就只有接收方才能知道,会把这个丢弃,但是自己不会再次发送,这就导致数据的丢失。并且由于发现冲突就会停止发送,所以可以认为,凡是长度小于64字节的帧都是由于冲突而停止发送无效帧。

7.强化碰撞

在发送数据的时候发生冲突,除了停止发送用户数据,还要继续发送32bit或者48bit的干扰信号,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用户都知道现在发生了冲突。

标签:碰撞,CSMA,信息,CD,发送,碰撞检测,信道,理解,监听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FZfangzheng/p/10806732.html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