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网络基础课之 OSI七层参考模型详解

2021-05-14 14:03:59  阅读:186  来源: 互联网

标签:协议 UDP 参考模型 TCP OSI 传输 基础课 连接 端口号


一、名词解释

网络: 网络连接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将网络终端设备连接起来,传递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OSI——七层参考模型 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

二、OSI七层参考模型

第七层 应用层:应用程序APP: 通过人机交互来提供(实现)各种各样的服务
第六层 表示层:编码 解码 加密 解密
第五层 会话层: 发现 建立 维持 终止会话进程
第四层 传输层:

  1. 根据端口号来区分不同的服务 端口号范围:0-65535
    分类:
    (1)静态端口号(著名端口号)1-1023
    Http TCP 80/8080
    Https TCP 443
    一个服务与一个端口呈永久绑定关系
    (2)动态端口号 1024-65535
    一个服务与一个端口对应,且呈暂时性绑定关系
    0为保留端口号-主要用于网络编程,代表所有端口号
    2.提供可靠的传输: 确认 重传 排序 流控
    什么是协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文协议,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
    3.数据分段
    MTU 最大传输单元 1500B
    MSS 最大段长度 1480B

    TCP传输控制协议: 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
    UDP 用户数据报文协议: 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 第三层 网络层 根据IP地址来进行逻辑寻址—路由器
    IPv4
    IPv6
    IP地址的作用----上网
    第二层 数据链路层—交换机

    1. MAC 媒介访问控制子层: 通过mac地址来进行物理寻址
    2. LLC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为上层服务提供FCS校验
      第一层 物理层:定义电器电压 光学特性 接口规范

三、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

Src port 源端口 Dst port 目的端口
机房—插板
PDU 协议数据单元
数据报文
四层 数据段
三层 数据包
二层 数据帧
一层 比特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CP 传输控制协议 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
UDP 用户数据报文协议 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

四、面向连接:三次握手 四次断开

三次握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SYN 同步序列号请求
ctl标志位 Ack 确认 Ack=seq+1
序列号—记录发送的次数—不同的厂商序列号不一样

四次断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要进行三次握手、四次断开?
答:为了应对网络中存在的延迟的重复数组的问题所以要握手三次;因为TCP连接是全双工的网络协议,允许同时通信的双方同时进行数据的收发,同样也允许收发两个方向的连接被独立关闭,以避免client数据发送完毕,向server发送FIN关闭连接,而server还有发送到client的数据没有发送完毕的情况。所以关闭TCP连接需要进行四次握手。

可靠:确认 重传 排序 流控

tcp报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重要的协议端口号:
FTP:文件传输协议
数据端口(数据传送端口)TCP 20
控制端口(传送控制信号)一般为TCP 21
telnet TCP 23 明文
SSH(安全外壳) TCP 22 密文
http TCP 80 8080
https TCP 443
SMTP(发邮件) TCP 25
POP3(收邮件) TCP 110

tftp UDP 69
DNS TCP/UDP 53
VNC TCP 5900

UDP的报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P的跨层封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TL生存时间 0-255 默认每经过一台路由器减一 防止环路
协议号 标识上层协议
TCP 6
UDP 17
OSPF 89

TCP/IP协议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同点:
(1)2者都是模型化层次化
(2) 下层对上层提供服务支持
(3) 每层协议彼此相互独立
不同点:
(1)OSI先有模型才有协议 TCP/IP先有协议才有模型
(2)TCP/IP协议栈只适用于TCP/IP网络
(3)层数量不同

信号衰减—物理加压—中继器—信号失真
----交换机—广播风暴—
路由器—划分广播域—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

交换机作用:

  1. 无限延长传输距离
  2. 解决冲突域
  3. 实现单播
    CSMA/CD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多路访问技术
    FIFO 先进先出
    冲突域:可能产生冲突的地方
    广播域:洪泛的范围
    ARP—地址解析协议 通过对方的某个地址来获取对方的另一个地址
    AARP–正向ARP—通过对端的IP地址获取对端的MAC地址
    RARP–反向ARP—通过设备的MAC地址获取设备的IP地址
    无故(免费)ARP----检测地址冲突

标签:协议,UDP,参考模型,TCP,OSI,传输,基础课,连接,端口号
来源: https://blog.51cto.com/u_15200479/2775390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