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我理解的互联网教育

2021-05-10 11:02:52  阅读:162  来源: 互联网

标签:方式 碎片 学习 理解 互联网 教育 传统


加入沪江三个月了,身处互联网教育这个行业,我想谈谈自己对于教育和互联网教育的理解。

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每次带领技术团队的时候我都要告诉大家“我希望你们以后回想在这里的经历,不只是普通的打工,而是真正得到了成长”,这是我真心希望的目标。从小的方面来说,要把人留下来,必须让人相信公司会有成长,他自己也会有成长。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必定都接受过其他人的帮助和馈赠,我们有责任把这种帮助和馈赠的做法延续下去。

身为有经验的,走过很多弯路的技术人员,我一直希望用自己的经验和能力来帮助其他人成长,哪怕多一点点也好。但是我也常常感到沮丧,因为我的能力有限,我能接触的人员有限。有一些朋友、读者给我留言、写信,讲述成长之路上的烦恼,然而我能做的往往也只有望洋兴叹。

还好,世界很大,总有我们可以努力的方面。七八年前韩磊(当时他还在CSDN)跟我说:你翻译了一本好书,起码影响十万人,功德无量。这让我看到了新的希望。这些年来,因为持续的写作和翻译,我时不时会收到不认识读者的来信,讲述我的文字给他们的帮助。这样的信息,每一点都会让我开心很久。但是仍然有更多人买不到书,即便他们只是需要某本书中的一点点拨,就可以恍然大悟。这样的人,我们要如何帮助他们呢?现在看来,互联网应当是合适的渠道。

此外,也经常有朋友和读者跟我讨论学习的方法和秘诀。一开始我总会介绍自己的方法,然后惋惜其他人“知行不合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我从小就被教育要“好好读书,认真读书”,虽然选书和读书的方法论上并没有受到太好的训练,但“要认真读书”已经成为一种行为习惯甚至是潜意识。在大学头两年我真正突破了英语,靠的是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的习惯——听半小时收音机,跟广播学英语。为此也牺牲了很多的休息、娱乐时间。当时我以为,这种“苦行僧”的方式就是学习的正道,不能接受这种方式的人,必定搞不好学习。

慢慢的我才想到,“苦行僧”不应当是学习的唯一方式,而且这种方式未必最好。最近一百年以来,人类在方法论上的很多突破已经颠覆了我们很多的认识。要仍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学习并收获效果,我们应当寻找或者发明做法上不那么“苦行僧”、但是更高效的学习方式。从这方面来看,互联网也是相当有希望的工具。

好罢,我们来认真谈谈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到底是什么?实际上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它显然不可能是简单地把传统教育生搬硬套到互联网上来。那么,它是什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来看看互联网教育的特点。

大家最容易想到的特点是,互联网上有无穷无尽的资料,而且我们能以免费或者是很低代价的方式获得这些资料,这是学习的基础。相比之下,传统教育的资料获取实在是太昂贵了,而且个人能接触到的范围相当有限。

第二个特点是,互联网上很容易聚集起志同道合的人。学习一定不是个人苦心孤诣的修炼,而是社群化的行为。所以传统的教育大都以班级为单位来组织,用团体的力量“裹挟”个人。但是受制于现实世界的组织能力,同班级里未必有兴趣投合的朋友,如果个人的兴趣广泛,那么兴趣范围相同的人就更少。互联网教育不存在这个问题,一个人完全可以加入对应不同主题的多个社群,每个社群里都是志趣投合的朋友,哪怕他们来自天南海北。

第三个特点是,互联网和大数据很容易对教育的参与因素进行筛选。考虑到诸多现实因素,传统教育的进化节奏是相当缓慢的,因为我们很难全面、迅速地评价教师、教材、教学。但是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这类信息的收集难度降低了很多,而且可以迅速验证,所以更快速有效的比较和优化才成为可能。

以上说了那么多互联网教育相对传统教育的好处,那么它是否存在短处呢?答案是肯定的。

互联网教育缺乏强制性。教育是无法完全摆脱强制性的,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有权不做,教育的效果当然无法保证。但是互联网的“请求-响应”模型天然缺乏强制性色彩:你没有打开浏览器访问对应的网页,对方服务器是不能强制你浏览的。不过好在,这只是PC互联网时代的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App已经大幅度提升了对用户的触达,这对教育的效果是一个重要保障。

互联网教育的交互性比较弱。根据历史积累的经验我们知道,完整的学习离不开“教、学、练、测”四个环节。各个环节都需要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密集互动——老师单纯讲解、学生死读书、练习没批改、不做测试了解自己的进步,学习的效果都要大打折扣。在传统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密集互动贯穿在这四个环节。但是在互联网的形式下,师生之间交流的形式还非常简陋。比如“老师随堂出一道题,2分钟后收作业看大家结果”这种传统教育中常见的交互,在互联网上并没有很好的实现方式。

互联网教育往往只能利用碎片时间。传统教育往往要求专门集中精力一段时间才有收效,但是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已经习惯了碎片化的行为方式。以前上一节课40分钟,但其内容未必需要连续的40分钟才能完成,比如单词、句子的学习,完全可以打散到上下电梯、乘坐地铁的时间中进行。但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应碎片化学习的,集中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现在并不清楚,很多人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把这些特点整合起来就会发现,“互联网教育”比“教育互联网”更合适。“教育互联网”让人联想到“教育的互联网化”,把现有的教材和录像放到网上那么简单,甚至把线下完整移植到线上。这样一来,互联网的真正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缺陷还可能遭到放大——缺乏约束和反馈、碎片化的安排,都是学习的大敌。

“互联网教育”则与此不同:它必须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构建全新的教育形式,在深刻理解“教育是怎么回事”的基础上,一方面紧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弥补传统教育的现实限制,另一方面认真分析教育的有效方式,才能找到互联网时代的解决之道,最终找到出全新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这个命题看起来很大很虚,但我相信原因只是因为限于我们现有的探索和知识,所以没有人能说清楚它的具体形态,但是大方向一定是没有错的。我期待着,能有拨云见日、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标签:方式,碎片,学习,理解,互联网,教育,传统
来源: https://blog.51cto.com/u_15127631/2765070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