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新时代的web与app开发

2021-05-06 23:05:46  阅读:188  来源: 互联网

标签:web 模版 app 技术 我们 开发 变化 前端 服务端


https://v.qq.com/x/page/i0541swhtic.html

回顾图片

2010年,有人说Web已死,引发了热议。


2012年,大家想象html5什么时候能打败native。


2015年,我在旧金山第一次看到了React Native的demo,非常兴奋。


2016年,我们自己的weex开源了。


图片到2017年,我所见的前端变化图片

2016年到2017年之间,前端的三个主要变化是技术变化、工程变化和职责变化。


技术变化主要是weex和React Native为代表的一批融合的技术,给我们的能力带来了很大改变。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工程变化。前端从简单薄弱的一层,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


职责变化主要是指前栈的问题。我们曾经对前栈有过憧憬和畅想,而事实总是不尽如人意。其实现在职责的变化更加合理,并不比想象中的状况差。


前端技术变化


Web和Native的优势各有三点。


前端的优势一是动态发版。动态发版要遵守用户协议,用户协议是不允许在Webview之外的地方执行Script,也就限制了Script只能是Javascript,因为Webview不支持别的脚本。


第二个优势是功能解耦,这一点很容易被大家忽略。随着客户端越做越大,它会变成非常依赖强力的架构师和强力的项目管理机制。这个要求对于很多小公司来说是致命的。前端就没有这个问题,每个人写各自的网页,浏览器天然隔离,相互不受影响。


还有就是前端技术非常适合三方,三方就意味着不可能要求三方使用指定技术。html本来就是一个各公司妥协的结果,即使是苹果的iOS这么这么强势还是给它留了Webview这么一条活路。


客户端有三点非常直白的优势就是体验、设备特性和性能。这都是前端技术目前达不到的。


前端工程技术变化


看了React Native之后,我们开始往这个方向去思考。我们需要的是一门真正可以在上面做开发的语言,答案是weex。


我们得到的就是前端的开发体验和客户端的用户体验。


开发体验就是说其实整个工具栈全都是前端,但实际上渲染出的东西是weex。现在在我们淘宝的应用上,除了一些多年不变的基础业务,几乎所有业务都已经用前端来做了。


前端工程体系变化


以前我们要做一个网页,前端负责开发,做出一个demo性质的前端页面,然后做套模版。服务端把模版套好,和代码结合在一起,最后进行发布。


之所以说前端特别薄弱,因为它没有自己的发布,只是一道工序,而不是一个工种。


另外套模版这件事非常繁琐。我们在2013年的时候,大家一直在讨论“前后端分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来解决套模版这件事。


随着手机淘宝在整个集团的比例上升,手机淘宝这个方案基本上取得了胜利,并且是前后端同构。


让前端独立去发布,就是最终极的前后端分离方法。独立发布前端只能发html,服务端所有东西要API化。


现在我们的前端有一条自己的发布线,开发、构建、联调、发布。服务端是在联调环境参与进来的,拿它的API去做联调,然后前端自己进行发布。


这里对于前端来说多了两个环节,一个是构建。有了构建后想象空间非常大,之前前端就是Javascript,现在甚至引入了一些模版构建的技术,有一些外部的像unity也进来了。这样做丰富了整个生态,也让一些之前不是前端的人开始逐渐进入到前端的体系里来。


另一个就是发布环节。有了发布就意味着前端开始关注线上的东西,随之而来前端的工程体系,包括持续集成这样的概念早09年、10年的时候对于前端来说是个不可思议的话题,到今天在一些大公司的前端圈子里已经把这个话题当作非常自然的一件事了。


前端职责变化


还有一个更大的变化就是前端职责变化。我们曾对前栈有过一个想象,前端如果具备了服务端能力,我们会不会越做越“胖”,把服务端挤得只剩一小点了。但实际上如果这样做会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缺少前端。


后来我们在思路上发生了一个重大转变,就是赋能。从“把自己做成全栈”变为“帮别人做成全栈”,降低服务端的人去做前端的成本。


另外当服务端把能力输出给服务端的时候,服务端也会输出能力给前端。前端输出给服务端的能力就是组件体系和搭建体系。服务端输出给前端的能力是对数据做一定的标准化和校验。把不同前端的业务平台化,在业务层面上是不一样的,实际上是从同一个平台出来,这样前端也具有了一定的全栈能力。最后变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大家又各自在负责自己擅长的部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栈最终在我们团队落地产生的场景。


图片未来:前端技术云化图片

我的理想是将来以前端为中心去开发应用开始成为一种可能。只需以前端技术为核心去构建一支团队,它就可以独立地开发一个应用。


“云端配合”的概念可能会取代现在纯粹云服务的概念。


将来的前端不仅仅是现在已经在做前端的人,还包括了一些更广泛的群体。比如被输出了前端能力、被赋能的那些服务端的同学,以及做更底层的功能、给我们提供插件能力的服务端同学,他们都会变成一个模糊的“大前端”概念。这是我认为未来前端的一个发展趋势。


标签:web,模版,app,技术,我们,开发,变化,前端,服务端
来源: https://blog.51cto.com/u_15127602/2757710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