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网络模型

2021-04-19 09:01:11  阅读:107  来源: 互联网

标签:协议 IP 模型 网络 TCP OSI 数据 应用层


数据在两台计算机之间是如何传输的?
数据传输过程:、OSI七层模型什么是OSI模型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联合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目的:为开放式互连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功能结构的框架和参考。这里所说的开放系统,实质上指的是遵循OSI参考模型和相关协议能够实现互连的具有各种应用目的的计算机系统。OSI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共分七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OSI的七层介绍应用层应用层是计算机用户,以及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其功能是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完成用户希望在网络上完成的各种工作。应用层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和协议:文件传输服务(FTP)、远程登录服务(ssh)、网络管理服等。上述的各种网络服务由该层的不同应用协议和程序完成。应用层的主要功能如下:用户接口: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以及应用程序与网络间的直接接口,使得用户能够与网络进行交互式联系。实现各种服务:该层具有的各种应用程序可以完成和实现用户请求的各种服务。表示层表示层是对来自应用层的命令和数据进行解释,对各种语法赋予相应的含义,并按照一定的格式传送给会话层。其主要功能是处理用户信息的表示问题,如编码、数据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等。表示层的具体功能如下:数据格式处理:协商和建立数据交换的格式,解决各应用程序之间在数据格式表示上的差异。数据的编码:处理字符集和数字的转换。压缩和解压缩:为了减少数据的传输量,这一层还负责数据的压缩与解压缩。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会话层会话层是用户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协调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当建立会话时,用户必须提供他们想要连接的远程地址。传输层OSI上3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的主要任务是数据处理------资源子网OSI下3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数据通讯------通讯子网传输层是OSI模型的第4层,它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接口和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传输层的主要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流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包:**是TCP/IP协议通信传输中的数据单位,一般也称"数据包"。**数据单元:是网络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一般网络连接不允许传送任意大小的数据包,而是采用分组技术将一个数据分成若干个很小的数据包,并给每个小数据包加上一些关于此数据包的属性信息报文:报文(message)是网络中交换与传输的数据单元报文段:**组成报文的每个分组。我们将运输层分组称为报文段(segment)网络层主要任务是: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在这一层被转换为数据包,然后通过路径选择、分段组合、顺序、进/出路由等控制,将信息从一个网络设备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设备。一般情况下,数据链路层是解决同一网络(局域网)内节点之间的通信,而网络层主要解决不同子网间的通信。数据链路层在计算机网络中由于各种干扰的存在,物理链路是不可靠的。因此,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的基础上,通过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即向网络层提供可靠的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数据的方法。具体工作是:接收来自物理层的位流(比特流)形式的数据,通过差错控制等方法传到网络层;同样,也将来自上层的数据帧,拆装为位流形式的数据转发到物理层;并且,还负责处理接收端发回的确认帧的信息,以便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帧:**帧(frame)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元。它将上层传入的数据添加一个头部和尾部,组成了帧。物理层主要功能是: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总结在7层模型中,每一层都提供一个特殊的网络功能。从网络功能的角度观察: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主要提供数据传输和交换功能,即节点到节点之间通信为主;传输层(第4层):作为上下两部分的桥梁,是整个网络体系结构中最关键的部分;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以提供用户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和数据处理功能为主;二、TCP/IP协议模型什么是TCP/IP模型TCP/IP协议模型(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包含了一系列构成互联网基础的网络协议,是Internet的核心协议,通过20多年的发展已日渐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中,目前已成为一种国际标准。TCP/IP协议簇是一组不同层次上的多个协议的组合,该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与OSI的七层模型相对应。尽管通常称该协议族为TCP/IP,但TCP和IP只是其中的两种协议而已(该协议族的另一个名字是Internet协议族(InternetProtocolSuite))TCP/IP的分层结构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链路层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ARP(地址解析协议IP-MAC)和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MAC-IP)是某些网络接口(如以太网)使用的特殊协议,用来转换IP层和网络接口层使用的地址。网络层也称作互联网层或网际层,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活动,例如分组的选路。在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协议包括IP协议(网际协议),ICMP协议(Internet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以及IGMP协议(Internet组管理协议)。IP是一种网络层协议,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它只是尽可能快地把分组从源结点送到目的结点,但是并不提供任何可靠性保证。同时被TCP和UDP使用。TCP和UDP的每组数据都通过端系统和每个中间路由器中的IP层在互联网中进行传输。ICMP是IP协议的附属协议。IP层用它来与其他主机或路由器交换错误报文和其他重要信息。它主要是用来提供有关通向目的地址的路径信息。Ping和Traceroute工具,它们都使用了ICMP协议。IGMP是Internet组管理协议。它用来把一个UDP数据报多播到多个主机。该协议运行在主机和组播路由器之间。运输层主要为两台主机上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在TCP/IP协议族中,有两个互不相同的传输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TCP协议:为两台主机提供高可靠性的数据通信。TCP是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通讯完成时要断开连接,由于TCP是面向连接的所以只能用于端到端的通讯。TCP提供的是一种可靠的数据流服务,采用"**带重传的肯定确认"**技术来实现传输的可靠性。也就是TCP数据包中包括序号(seq)和确认(ack),所以未按照顺序收到的包可以被排序,而损坏的包可以被重传。**UDP协议:**则为应用层提供一种非常简单的服务。它是面向无连接的通讯协议,UDP数据包括目的端口号和源端口号信息,由于通讯不需要连接,所以可以实现广播发送。UDP通讯时不需要接收方确认,不保证该数据报能到达另一端,属于不可靠的传输,可能会出现丢包现象。UDP与TCP位于同一层,但它不管数据包的顺序、错误或重发。应用层

标签:协议,IP,模型,网络,TCP,OSI,数据,应用层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9374220/article/details/115856238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