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Android权限处理,深夜思考

2021-03-22 18:01:31  阅读:218  来源: 互联网

标签:996 深夜 加班 程序员 PDF Android 权限 公司 员工


前言

全网唯一一份,对标阿里P7年薪60w+的Android高级工程师学习进阶路线(图未完全展开,怕大家看不清楚):
本篇文章都会围绕这份脑图来写,详细的介绍你处于哪个阶段该如何进阶,以及年薪层次高低对应该学的的技术。

一.那么这些年,996 风靡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原因?总结了几条:

1、通过 996 高强度加班,逼迫员工主动辞职,企业想通过这个方法节省裁员所需要的补偿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互联网公司在年底或者年初都开始通过全员加班方式来逼迫员工辞职,据我了解,狗东、某米、某赞等公司部分事业部都有这样的现象,这些市值几十上百亿美金的公司还用如此下三滥的方式逼迫员工辞职,别说基本的社会责任没有尽到,就是连对员工基本的尊重都没有做到,再次表示强烈谴责类似公司的做法。

2、翻倍薪资挖人后,通过 996 形式来剥削员工的时间,达到平衡成本又更容易挖人的目的。

这个是某头条为代表的新兴独家兽公司最普遍的做法,通常都是通过双倍薪资到传统大厂挖人,然后通过 996 方式平衡挖人成本。很多小伙伴暗地也计算过:跳槽之后,表面上薪资是涨了,但是一算时薪,发现并没有高多少。

3、无能管理层,跟风 996 ,这可能是 996 最搞笑又可悲的一个原因了。

很多中小公司创始人或者超级公司的部分部门,看到公司其他部门或者竞争对手公司在大搞 996 加班,然后这些无头脑的管理层拍脑袋就决定来个 996,而这可能是最搞笑的 996 原因了,我猜这些在大公司的某些部门很常见。

4、赶项目封闭开发,这类加班情况比 996 还要严重。

很多公司做紧急的战略性项目,为赶时间经常会搞高强度的封闭开发,这时候基本就是一个月无休甚至半年无休,不少朋友吐槽所谓“封闭式开发”,就是无良加班的雅称而已。

二.如何应对互联网行业病态 996 ?

都说在中国没有不加班的程序员,那么如果遇到长期病态加班的公司怎么办呢?尤其是上面 1、2、3的情况。

1、匿名吐槽公司加班现象、或者通过媒体爆料;

不少公司都还是非常重视自身的形象,而加班严重的公司往往招不到更加优秀的人才。

2、辞职换工作

对于长时间病态加班的工作,不辞职留着猝死?虽说现在很多公司都会有加班现象,尽量找一个少加班的吧!

3、多转发这类反对病态加班的文章,套用一句鸡汤“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三.想对资本家和无能管理层说几句。

1、我们不是抱怨加班,我们是抱怨病态的996,如果项目紧张,我们也是可以偶尔免薪加班赶进度的。

2、让员工加班不是管理层面对竞争的减压器,你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无能而让员工疲于加班。

3、长时间加班让我们效率更低下,这反而失去了加班的意义。

4、《劳动合同法》第31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

我们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本来人生就是两个字“生活”即生下来活下去,生活不易,柴米油盐酱醋茶,善待自己

很多朋友觉得自己年轻,加加班没啥大问题,一颗熊熊的奋斗心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是很多人真的忽略了生活本来的样子。

除了工作和加班,我们应该花点时间
优化下工作方法,高效率会让我们工作起来更轻松。

除了工作和加班,我们应该花点时间
去追个妹子,偶尔制造些生活小浪漫。

除了工作和加班,我们应该花点时间
去健身房,一身腱子肉更能扛住越来越重的生活工作压力。

除了工作和加班,我们应该花点时间
出门走走,爬爬山,看看雪体验体验人生

人生慢慢长,代码和远方也很配

总结

最后对于程序员来说,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技术有太多太多,要想不被环境淘汰就只有不断提升自己,从来都是我们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我们!

这里附上上述的技术体系图相关的几十套腾讯、头条、阿里、美团等公司2021年的面试题,把技术点整理成了视频和PDF(实际上比预期多花了不少精力),包含知识脉络 + 诸多细节,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以图片的形式给大家展示一部分。

相信它会给大家带来很多收获:

上述【高清技术脑图】以及【配套的架构技术PDF】可以关注我免费获取

Android学习PDF+架构视频+面试文档+源码笔记

我免费获取**

Android学习PDF+架构视频+面试文档+源码笔记

当程序员容易,当一个优秀的程序员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从初级程序员到高级程序员,从初级架构师到资深架构师,或者走向管理,从技术经理到技术总监,每个阶段都需要掌握不同的能力。早早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才能在工作和能力提升中甩开同龄人。

标签:996,深夜,加班,程序员,PDF,Android,权限,公司,员工
来源: https://blog.csdn.net/m0_56217379/article/details/115089183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