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心理学-定律:控制错觉定律

2021-02-03 10:03:22  阅读:310  来源: 互联网

标签:错觉 硬币 心理学 定律 员工 彩票 顶部


ylbtech-心理学-定律:控制错觉定律

对于非常偶然的事,人们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可以支配,这种错觉不符合本身特征的错误的感知,它并非幻觉,也不同于想象。这种错觉是由于平日的生活都能用自己的能力加以支配,所以人们把这种错觉扩展到了偶然性的事件上。

1.返回顶部
1、
中文名:控制错觉定律
外文名:Illusion of control
应用学科:心理学

目录

  1. 错觉
  2. 产生错觉的原因
  3. 控制错觉定律实例
2、
2.返回顶部
1、

错觉

说到错觉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它是经常发生的。错觉是指不符合刺激本身特征的错误的知觉经验。它与幻觉或想象不一样,因为它是对应客观的和可靠的物理刺激的,只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似乎在捉弄我们自己,尽管这样的捉弄自有其道理。  

产生错觉的原因

关于错觉产生的原因虽有多种解释。但迄今都不能完全令人满意。比如,飞行员在海上飞行时,海天一色,找不到地标,经验不够丰富者往往因分不清上下方位,产生“倒飞错觉”,造成飞入海中的事故。此外,在一定心理状态下也会产生错觉,如惶恐不安时的“杯弓蛇影”、惊慌失措时的“草木皆兵”等。这是一个相对与复杂的问题。客观上,错觉的产生大多是在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主观上,错觉的产生可能与过去经验、情绪以及各种感觉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 同时,外在因素也会引起我们的错觉。有一个实验。分别从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中挑选10个孩子,让他们估汁从1分到50分的(美元)硬币的大小。实验发现,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比来门富裕家庭的孩子要高估硬币的大小,尤其是5分、1分和25分值硬币,帆当硬币不在眼前只靠记忆估测或者把硬币换成相同大小的硬纸板时,则高估情况会急速降低。这个实验形象地证实了在不同家庭环境中形成的态度和价值观对知觉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力。
 

控制错觉定律实例

虽然人知道有些事情是偶然事件(例如:彩票等),是讲究概率的,不过他们仍然会错误地以为可以由自己控制。这种错觉即是不符合本身特征的错误的感知,它并非是幻觉,也不同于想象,而是根据客观存在的物理而形成。 关于“控制错觉理论”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对一家保险公司的内部员工发放了一批彩票,员工们可以花上1美元的价格来购买一张彩票,这样就有机会中得百万美元的巨额奖励。彩票号码可以机选,也可由员工自己选择。等员工挑选完毕之后,心理学家们让公司开始和人员协商,希望可以购买他们手中的彩票。结果机选彩票的转让价是1.6美元,而自选彩票的转让价是8.6美元。当心理学家们调查自选彩票号码的员工为什么会提高转让价时,员工的回答是他们觉得自己选择的彩票中奖率会更高一些。这就说明了人们之所以会认为自己选择的彩票号码更容易中奖,是因为“控制错觉理论”在作怪。 2、
3.返回顶部
 
4.返回顶部
 
5.返回顶部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E%A7%E5%88%B6%E9%94%99%E8%A7%89%E5%AE%9A%E5%BE%8B/20147873 2、  
6.返回顶部
 
warn 作者:ylbtech
出处:http://ylbtech.cnblogs.com/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标签:错觉,硬币,心理学,定律,员工,彩票,顶部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torebook/p/14365435.html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