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书摘] 拥有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的100条极简法则

2020-10-30 16:31:28  阅读:489  来源: 互联网

标签:条极 思维 法则 大脑 书摘 自己 思考 100 我们


独立思考、坚韧思考、健康思考、系统思考、创造性思考、问题解决式思考、多人合作思考、决策性思考以及批判性思考9种思考方式

以便帮助人们移除混乱、模糊、缺乏逻辑的思维障碍,培养出清晰、高效、有条理的思考习惯,在遭遇问题时能够更顺利地进入科学的思维流程。

无论做什么,我们都要有自己的态度并能够坚持下去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曾经说过一句话:“我思故我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之所以知道自己存在,就是因为我们拥有质疑自身存在的能力。尽管这句话听起来哲学意味浓厚,但同时也强调了一个事实,即“思考”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越是清晰、高效且有条理,我们就越能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幸福与成功源自良好的思维,可如果我们的思维混乱、模糊且没有逻辑,幸福与成功可能就会离我们而去。思维会影响我们的感受,这是一个人人都需要知晓的基本道理。一旦培养出科学合理的思维能力,我们就为自己接下来的人生打好了基础。

思考的一切都与习惯有关。

可当真正遇到问题时,你会发现自己在无意识状态下已经忘记了一些重要技能。

法则1 避免进入“回音室”

和思维方式与自己大体相同的人在一起会让人感到轻松和舒服

你实际上切断了自己接触不同世界的途径,你和你的朋友沾沾自喜地认定其他人的想法错得离谱。

如果想成为法则思考者,你就需要改变上述状态,强迫自己开阔视野,带着真正开放的心态听取其他人的意见。

法则2 不要害怕与众不同

如果你习惯于认同周围人的说法,这时你有不同的观点当然会让你害怕。你要等到完全做好准备时再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做好对方感觉自己遭到了你的威胁的心理准备。

法则3 考虑说服者的动机

我们永远有必要了解他人想让你相信什么,以及想让你相信某个说法的原因。

确定动机并不是为拒绝其他人的想法而寻找借口。

法则4 当心自私心理

我们都遇到过因为道德观点而不再吃肉的素食主义者,可当他们发现自己想念肉食的味道时,他们总能找到借口修正自己过去的观点。

相比承认自己技不如人,我们当然更容易接受同事得以负责重大项目的原因是老板偏心的说法。可是一旦你走上这条思考之路,未来出现新的大项目时还是轮不到你,因为这种想法会阻止你认识到自己需要做出改进。

“自尊”有时是诱惑我们扭曲自身思维的重要原因。

法则5 紧扣心弦

他们会更多地使用感情,而非通过逻辑来打动你。

能察觉出对方的目的,就更容易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

法则6 不要轻易被骗

你怎么知道你可以相信我?你从没见过我,不知道我是谁,你甚至不知道我长什么样。只是因为我写了这本书?但这不等于我无所不知。

不要因为有人在你面前拿出了一个装钱的罐子、让你产生了罪恶感就把钱捐给其他慈善机构。

法则7 知道自己是谁

如果把问题个人感情化,实际上你就是给自信设置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法则9 相信自己能够掌控人生,哪怕是小事

这些人正在用这种戏剧化的方式掌控人生,提高自身的韧性。所以至少在这个层面上,他们的饮食计划肯定是有好处的。

把自己打造成受害者,只会耗尽你的力量,让你变得无助。这种做法对你的信心、对你的恢复毫无益处。

相信自己能够掌控人生的人一般更快乐。

法则10 保持弹性

当暴风把我们推来推去时,我们就需要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

法则11 要有自我意识,提前应对自己的反应

如果不做出改变,这次如何糟糕,下次还会如何糟糕。

法则12 事实就是事实,接受并不是放弃

她不是在回答他人的问题,而是在确认自己的感受。

就是如此对现实的接纳,才能塑造出一个人的韧性。

命运之手不断挥手书写,写了又写:既非汝之虔诚,又非智慧,该诱他回头,删减只言片语。汝之泪水亦无法洗去只字。

有时无谓的抗争浪费精力,所以你也最好挥别过去,继续向前。接受并不是放弃。

法则14 喜欢自己

不要因为别人能做什么而贬低没有做到同样事情的自己。

世界上不存在评价自我价值的统一标准,一切只在于你怎么看待自己。

法则15 养成自行选择正确应对策略的习惯

理解自身的应对策略,知道何时需要做出应对,也要知道哪些策略有效。你需要反复磨炼这些能力,做好准备。

法则16 为你的大脑腾出空间

这时你能采用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把大脑中的想法转移到纸面上。研究表明,能这样做的人通常压力更小。换句话说,这样的人创伤复原速度更快。

法则17 对自己要求别那么高

有韧性的人知道何时该对自己友善一点,当然这并不是彻底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只是知

道自我批评起不到作用。

法则20 活在当下

你不能像冥想那样清空大脑,也不能深陷思绪和感情中。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起初你确实会陷入思绪和感情,这很正常。一旦你注意到自己被这些想法分散了精力,你就要想办法重新抽离自己,不带感情地观察一切。

法则23 评估自己的情绪

想法和感受是两回事,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正当化自己的感受而对其进行解释。不能解释自己为什么愤怒、悲伤、沮丧或抑郁,这完全没有问题。

法则24 拿自己开玩笑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做出良好应对和具有幽默感之间存在高度关联

如果能用开自己玩笑的方式消除日常生活中小事故引发的压力和懊恼,你就能显著降低自己的压力状态

为了拿自己开玩笑,你必须退后一步观察自己。

法则25 不断学习

不健康的,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一个人的思维。想保持健康,我们的思维和身体都需要保持活跃。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常学习新技能、获取新知识、拥有新体验。不这么做,你就会让自己的人生陷入重复、无聊、乏味的循环。

人类因为挑战而变得更强——你、我、每个人皆是如此。

法则27 刻意与持续的练习带来进步

“学习”的重点,在于“习”。这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而不是轻轻挥动魔杖就能迅速得到结果

法则29 规避强迫性的侵扰习惯

我们的大脑,真是太喜欢重复了!这是一种让人放心的感觉,一遍又一遍地做着同样的事。你的大脑会因此产生一种美好的安全感。

法则32 寻找其他说法

可以归结为愚蠢的,就不要用恶意解释。

第4篇 系统思考

谁在面对巨大压力时都不愿浪费宝贵的思考时间。计划与组织思绪时越是简洁高效,犹豫不决的时间就会越少,你就拥有越多的行动时间。

法则33 相信系统性

而那些将人生掌控在自己手中的人,却总能为出乎意料的事留出应对时间,总会在向你做出日后联系的承诺后兑现承诺。他们列出了待办事项清单,写日记、记笔记,永远把车钥匙放在一个地方。

系统性更强的人更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法则34 学习列清单

我的一个亲戚说,好的清单总是以下列内容为开端的:•能够迅速完成的事;•喜欢做的事;•已经做过的事。这样一来,你就能立刻着手进行三项活动了,从而让自己感到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计划与思考的思维框架与执行的思维框架并不相同。

法则35 跳脱出自己的大脑

清晰,让自己拥有有趣、放松的空间。这时你就可以不带压力地处理每一项任务,因为你已经把大脑里杂乱的信息转移到纸上了。如果有其他事物入侵大脑空间,你只需要继续向前,写下来或表达出来,然后再次清空你的大脑。

各种各样的想法都在争夺大脑空间,这会让你难以把精力集中在当下任务上。

法则36 不要让自己的思考超负荷

事实上,这些“小事”绝不是小事,而且数量越多,精神上对人的消耗就越大。如果用电脑做类比的话,那么这些小事堆积如山,成为庞大的内存,也就是说,掌握的信息越多,运行效率就越低。

法则38 不要沉迷于决策

需要做的决定越少,你的头脑就会越清醒,也就拥有越多的时间,同时因为等待尚未得到认同或确认的信息所导致的流程拖延就会越少。

法则39 更有创意地进行系统性思考

只要对自己有效,那么就放

手去尝试。这里不存在法则

法则41 为大脑提供养料,培养想象力

想让孩子变聪明,方法就是给他们读童话故事。想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智商,你就要读更多的童话故事

法则44 发散思考时没有法则

想拥有好的创意,你必须拥有大量创意。

法则47 将手头的任务与毫无关联的事物做连接

鱼、快乐、巴拉克拉瓦面罩、全球变暖、哲学、邮票……毫无关联的词汇会刺激你的思考。

法则59 先避免恐慌

恐慌情绪会接管你的大脑,将其他全部思考排挤出大脑;面对重要感情或经济问题时,这是你最不想遇到的情况

法则73 设定限制条件

几乎所有决定都会涉及的三个常见标准分别是速度、成本和质量。

法则74 首先,梳理问题乱麻

当大脑不纠结于其他事务时,你才能更清晰地思考一个问题。

法则75 收集信息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

你需要的是程度适中的信息量——不多,也不少,刚刚好。既能让你在充分了解信息后做出决定,又不会让你承受过多信息带来的压力,见树不见林。

不要让暂不需要的信息阻塞自己的大脑。

法则78 不要急于做出决定

尽可能多地征求其他人的意见,以便衡量自己的计划,交叉验证相关信息,质疑自己的假设,询问自己为什么如此坚信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法则88 退后一步,着眼大局

在所有事情上都做寻找大局的练习。

标签:条极,思维,法则,大脑,书摘,自己,思考,100,我们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gustavo/p/13902782.html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