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英国权贵何以逍遥法外:3星|《权贵》

2019-08-23 09:00:29  阅读:353  来源: 互联网

标签:31 逍遥法外 英国 议员 权贵 何以 富人 公司


  权贵珍视的“自由市场”,从根本上讲是由政府撑着的。甚至可以说社会主义在现代英国如火如荼,但这是一个对富人和公司有利的社会主义。政府支持着公司和富人,如有需要时,还会去救他们。而绝大多数老百姓则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资本主义的泥沼中,要么学会游泳,要么坐等覆灭。

 权贵

 

作者: [英]欧文·琼斯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品方: 麦读MyRead

副标题: 他们何以逍遥法外

原作名: The Establishment:And How They Get Away With It

译者: 林永亮 / 高连甲 

出版年: 2019-6-1

页数: 420

定价: 78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16220122

 

 01

 

英国左派的政治评论。英文版版权是2014年的。

 

涉及到大量的英国政治人物事件组织,大部分是我不熟悉的,读起来感觉眼花缭乱。

 

作者基本的看法是认为英国已经被权贵集团把持了,政策法规都是对权贵有利对底层人民不利,已经把英国引入了经济漩涡,但是过程中权贵们依旧在中饱私囊。作者认为英国需要一场民主革命,去从权贵手中争取权力。

 

书中主要内容是八章,讲权贵对英国各方面的影响:智库与经济学家、媒体、警察、大公司、金融业等。

 

基于评论文的风格,书中讲问题时一般是只讲个案、局部不说全局,逻辑上不够严谨。政治立场上也有明显的倾向和偏好,内容只能做参考。

 

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相对来说可操作性也一般,并且没能提供实际案例,这一点也很不严肃,只是拍脑袋想了几个方案,没去考察世界各国现有的或曾经实施过的解决方案。

 

总体评价3星,有参考价值。

 

 

02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我们可以把关于权贵的主流观点归结如下:右翼人士认为,权贵就是一群由道德败坏的、猖獗的社会自由主义者组成的国家承办商。左翼人士认为,权贵就是由公学及牛津剑桥的男生们组成的一个关系网络,这个关系网络主导着英国政治生活的主要制度。P24

 

2:所以,记者和政客一样痴迷于批判和攻击社会底层人群的行为。失业者、索赔者移民公共部门里的工人等是经常被批判、被曝光甚至被彻底诋毁的人群。对于媒体而言,把对真正掌权者的愤怒转移到手无寸铁的中下层民众身上,简直太容易了。P27

 

3:为了写一本毫不隐讳地挑战权贵阶层的书,我不可避免地要牺牲掉一些别人对我的信任。我出生在斯托克波特(Stockport)一个激烈反对权贵阶层的家庭,毕业于英国统治阶级的传统训练基地-牛津大学。和我一块学习的那些人中,有的已经成为权贵阶层的新兴栋梁P36

 

4:不过,“改革”智库其实非常清楚,没有人会花工夫去刨根问底,没有人会去研究一家接受私营监狱企业资助的智库在为其歌功颂德时是否会有不良影响。P67

 

5:这场观念之战的胜利并非仅仅靠智库学者们的努力而取得,但他们的角色确实非常关键。他们为激进右翼理念奠定了学术基础,并把这些理念兜售给普通大众。他们那些带有偏见的政策建议如果被采纳的话,将会直接服务于他们的资助方,而这些观点经常被记者们视为客观的和不偏不倚的。P73

 

6:历史上,国会议员是一分钱薪酬都不拿的,为的是确保为那些独立的有钱人预留一些位置。左翼和劳工运动要求发给他们薪酬,1991年议员们开始拿薪酬,每年为400英镑。如今,后座议员每年能拿到67000英镑,这一数字高于大部分“生活条件舒适的人们”所期望的薪金水平。P78

 

7:在30多年的时间里议员们支持为富人削减个人所得税,为商业巨头削减企业所得税,出台支持金融业繁荣的政策。他们已经看到了结果。富人们的银行存款余额已经达到英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P79

 

8:然而,极具反讽意味的是,那些大声叫嚷国家堕落的人,往往也是那些不顾一切榨取国家的人,即使他们很多时候已经是非常有钱的人了。随着开支问题被广泛关注,议员们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口是心非。P80

 

9:这就是政府大臣们如何用自由市场全球化来为抵制选民意志背书的。或许公众在给富人加税问题上很有胃口,但这样的诉求肯定会被抵制,因为这些富人,这些“财富发电机”会跑到国外去。在提升劳工权利或提升最低工资标准问题上同样如此,P98

 

10:2012年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在新工党时代中期,英国最顶级的50家公司中,有46%拥有一个政治精英做头目或股东。这一数字高于所调查的47个其他国家,紧随其后的是意大利,但在意大利这一比例也只有16%。P103

 

11:布莱尔的妻子切丽也从她丈夫的首相职位中获益。她合作建立了一家私募股权公司,没错,这家公司也向私营医疗行业投资,计划在全英国建立100家私营健康中心。毫无疑问,所有这些都是合法的。P110

 

12:佩皮亚特和斯塔尼斯特里特的经历很能说明媒体界中流行的那种欺诈和创造神话的文化。媒体并不是向受众提供英国社会的真实场景,而是专注于猎取极端案例,这些案例能够被用来制造偏见和不安全感,通过这样做,就能够与政治共识一起“作战”了。P123

 

13:“感兴趣”是一种比较文雅的说法,实际情况是那些媒体老板把报纸打上自己意识形态主张的印记,把自己的私人政治议程转化为公共权力议程。布罗根说:“如果一家报纸的观点与他们老板的观点格格不入,那才是令人惊讶的事情。”P135

 

14:“默多克先生没有遮掩事实,他既掌握着经济主导权,也掌握着编辑主导权,”委员会备忘录这样写道,“他主要掌控重大事件的编辑控制权,比如在大选中支持哪个党对欧洲持何种政策立场等。”他声称对《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不掌有这种权力,但他会给主编们打电话问“最近在做什么?”P136

 

15:不过,把精英聚合到一起的最重要的渠道,是媒体和精英之间的旋转门。保守派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就脚跨两大领域。他之前是《观察家报》的主编,现在还是《每日电讯报》每周一期的专栏作家,曾把自己从报纸那里拿的25万英镑形容为“鸡饲料式的微不足道”。P149

 

16:2011年,默多克帝国被史无前例地撼动了。《世界新闻报》记者被曝出通过窃听电话捕捉新闻,同时也向警察支付不合法费用。这一事件刚开始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部分是因为那些被监听的都是名人,部分则是因为少许的监听电话行为并不仅限于《世界新闻报》。P152

 

17:对默多克帝国展开调查的尝试受到其英国精英同盟们的强烈抵制。他们设法说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这样大惊小怪。“我不想知道道勒家庭的遭遇,我很遗憾,但老实说我无法因此就变得那么紧张。”撒切尔前顾问、公关公司巨头贝尔·波廷杰主席、默多克帝国的紧密盟友贝尔说。P153

 

18:BBC在国内和国外问题上都折射出权贵的观点。2009年1月,它拒绝了灾难应急委员会为受以色列入侵之害的加沙人募捐发出呼吁的请求。时任秘书长马克·汤普森辩解说,这样做可能“会削弱民众对BBC不偏不倚立场的信任”。P160

 

19:警察行使权力的方式反映了英国社会权力的不平衡。警察经常执行一些打击穷人轻罪的任务,比如逮捕存有少量大麻的人,打击骗取福利的行为等。但是警察却无视、允许甚至帮助上流社会那些更恶劣的行为,比如逃税、贪婪、把经济拖入灾难等。P166

 

20:除了CBI之外,也许还会有人认为把钱用在公路和机场上是明智的投资。不过,CBI的建议表明大公司对政府依赖到了什么程度,CBI大谈特谈紧缩,只要不涉及它喜欢的项目就行。P219

 

21:权贵珍视的“自由市场”,从根本上讲是由政府撑着的。甚至可以说社会主义在现代英国如火如荼,但这是一个对富人和公司有利的社会主义。政府支持着公司和富人,如有需要时,还会去救他们。而绝大多数老百姓则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资本主义的泥沼中,要么学会游泳,要么坐等覆灭。P227

 

22:政府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坚强后盾和有力支撑:保护大公司,帮它们培训员工、补贴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危机时救市来挽救金融、银行亏本时直接给它们补贴。然而,像“揩油者”这样的词几乎专门用来描述最穷的人们,而不是那些私营企业和公司。P228

 

23:安永参与了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大丑事:当公共开支面临急剧削减时,富人和公司却在系统性地逃税。根据注册会计师理查德·墨菲为英国工会联盟做的一个研究,英国的富人每年逃掉了250亿英镑的税。P256

 

24:有人会油嘴滑舌地申辩:逃税和福利诈骗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合法的,而后者是非法的。这种言论本身就表明法律已被严重扭曲,让富人沾光得利,尽管他们的行为对社会非常具有破坏性。富人们雇用了大量的会计师和律师,成功逃避议会立法想要收取的税款。P257

 

25:2006~2011年,谷歌收入120亿英镑,可缴税只有区区的1000万英镑。公司把其英国分公司办成一个营销部,作为其爱尔兰总部的助手。这样一来,它在英国的销售都转由爱尔兰来实现。又是一场聪明但合法的骗局。P277

 

26:目前似乎没有哪个大公司考虑搬出英国,这里有全球最大最吸引人的市场,即使民众真心想打击逃税。毕竟,这个国家有许多优势:世界顶级的教育优良的基础设施、高效的法律体系、官方语言碰巧是国际商务用语。P280

 

27:经常提及的一个数字是1%的挣钱最多者交了英国1/3的收人税,这其实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政府收入的1/4来自收人税,其余部分大多来自国民保险和国民支付的间接税。P269

 

28:伴随着权贵越来越得势,大公司得到的好处也一发不可收拾,逃税仅是一个征兆而已。向私营领域转移公共资产、削减公司税、让公司说客进入权力中心、任由全球化蔓延、打压工会,这些都助长了大公司那种应得的地位感和胜利感。P282

 

29:彼得·阿瑟顿是伦敦城证券经纪人和能源分析师,他用大白话讲出了六大能源公司威胁要干啥:断油加断电。如果是工会发布这样的威胁,右翼报纸早就大批特批了。可这回根本就没有哪个小报跳出来登载“能源大亨们绑架国家”或“内部的敌人”之类的头条消息。P283

 

30:这就是1980年代撒切尔主义大规模私有化的后遗症。卖掉公共资产被标榜为创造了新的“民众资本主义”,结果却适得其反。六大能源公司当中的四个为外国公司所有。唯一的国营能源供应商是法国电力集团,而它是法国政府所有。英国的“民众资本主义”实际上处于一种长期衰退的状态。P285

 

31:对于现状,人们已经是习以为常了,但后人会带着惊讶和蔑视来看待今天的英国社会:最富有的1000人占有5200亿英镑,而成千上万的人却不得不排队等候食品救济。金融精英们把英国抛入了经济漩涡,而他们自己却中饱私囊。P359

 

32:最重要的服务领域要纳入民主所有制,由运营工人和顾客共同管理。这意味着把合作社的原则(如著名的约翰·路易斯合作社)和传统的公共所有制的原则融合起来。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六大能源公司,它们在经济大范围萧条的背景下还抬高能源价格,而自己却挣了个盆满钵满。P370

 

33:英国的纳税人救助了银行。美国有一句革命口号是“无代表,不纳税”,同样的原则也应用于金融行业。我们作为纳税人,应该在我们救助的银行的董事会里有民主选举的代表,以便确保这些银行关心消费者和社会的要求。P372

 

34:大臣们同政界之外的人的所有聚会都应是公开透明的,任何此类会面都不能搞权钱交易。这样一个起码的事情还得反复地讲,英国的民主政治现状就不言而喻了。不应该允许议员干兼职去挣钱。此外,还应禁止卫生和防务之类行当的前任大臣在这类领域的公司里供职。“旋转门”必须关牢。P375

 

35:议员应该和公共事业领域的人员同步涨工资,这就能让政客们面对自己政策的后果。已经承诺很久的“如果有足够数目的选民签名,就要召回议员重新选举”的权力必须得到实施。智库无疑在政治生活中有一席之地,但考虑到它们在左右政治辩论进程中的角色,它们应该公布所有出资人的名单,以便让社会知晓它们之间的利益关系。P376

 

 

全文完

 

相关链接:

 

贫富分化社会不平等相关9本书,好书7本

 


 

近年读了1008本书,挑出32本5星好书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7月31日)

 

2019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7月31日)

 

2019年读过评过的228本书(截至7月31日)

 

本号1038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截至7月31日)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搜索本号的最优方法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标签:31,逍遥法外,英国,议员,权贵,何以,富人,公司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uoqs/p/11397913.html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