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磁盘分区专题

2021-07-31 20:32:34  阅读:370  来源: 互联网

标签:逻辑 专题 分区 扩展 dev 挂载 磁盘分区 硬盘


一、windows系统下的分区

查看:计算机右键---管理---磁盘管理 

主分区

        主分区也叫引导分区,Windows系统一般需要安装在这个主分区中,这样才能保证开机自动进入系统。简单来说,主分区就是可以引导电脑开机读取文件的一个磁盘分区。
        一块硬盘,最多可以同时创建4个主分区,当创建完四个主分区后,就无法再创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了。此外,主分区是独立的,对应磁盘上的第一个分区,目前绝大多数电脑,在分区的时候,一般都是将C盘用成主分区。

扩展分区

        扩展分区是一个概念,实际在硬盘中是看不到的,也无法直接使用扩展分区。
        除了主分区外,剩余的磁盘空间就是扩展分区了。当一块硬盘将所有容量都分给了主分区,那就没有扩展分区了,仅当主分区容量小于硬盘容量,剩下的空间就属于扩展分区了,扩展分区可以继续进行扩展切割分为多个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

        在扩展分区上面,可以创建多个逻辑分区。逻辑分区相当于一块存储介质,和操作系统还有别的逻辑分区、主分区没有什么关系,是“独立的”。常见分为:D盘、E盘、F盘。

相互关系

        主分区最多可以建立四个,最少需建立一个。要从硬盘上引导操作系统,首先需激活这块硬盘上的一个主分区(同时应避免激活多个主分区,会造成系统的混乱)。
        Windows无法看到非激活的主分区。如非特殊需要(如多操作系统并存),一块磁盘应只建立一个主分区,剩下的空间全部划归扩展分区,并在扩展分区中建立一个或多个逻辑分区,逻辑分区是扩展分区下的分区。
        Windows中,由主分区和逻辑分区构成的逻辑磁盘称为驱动器或卷,第一个主分区构成驱动器C:,也就是C盘。由于有关DOS/Windows启动的重要文件,如引导记录(位于C盘的第一扇区)、boot.ini、ntldr、ntdetect.com等,必须放在C盘,因此微软也称硬盘上第一个主分区为系统分区。

网上其他回答

        主分区是用来引导系统的,比如你装了两个系统,它们的引导都必须在主分区上,你的系统可以在逻辑分区上但是引导文件必须在主分区上(装在逻辑分区的系统下是不能格式化主分区的)。
        单硬盘:对于windows操作系统而言,系统所在分区一般为C盘,如果你装在逻辑分区上,会把系统所在分区作为C盘,然后其他分区按照在硬盘上的位置向后退一位(你可以在系统设置处更改盘符)。多硬盘:可能有些不同,系统所在硬盘可能不是第一块硬盘,那么就先显示第一块硬盘(hd0)的分区,然后是第二块(hd1),然后是第三块。

 二、Linux系统下的分区

磁盘接口类型:IDE、SCSI、SATA、SAS(服务器)、SSD(固态)、M2、PCI-E......

1.Linux系统物理上的分区有:主分区(Primary)、扩展分区(Extend)、逻辑分区(Logical)

主分区:

1)必须存在分区。

2)装系统。

3)分区编号在1-4(数量最多4个)。

扩展分区:

1)类似一个小磁盘,只能有一个。

2)扩展分区占1个主分区编号。

3)扩展分区不能存放数据。

4)扩展分区之上可以再分逻辑分区。

5)主分区+扩展分区,总数不能超过四个。(由分区表决定)

逻辑分区:

1)在扩展分区之上。

2)编号只能从5开始。

3)逻辑分区可以有多个。

4)逻辑分区用于存放数据。

一块磁盘最多可拥有4个主分区,其中,一个主分区可以用一个扩展分区来替换,扩展分区上可以划分逻辑分区。

分区组合可以为:3primary(p)+1extend(e)或2p+1e或1p+1e.

分区命名方式及编号规则

Linux下面的文件类型主要有:
a)普通文件:C语言元代码、SHELL脚本、二进制的可执行文件等。分为纯文本和二进制。
b)目录文件:目录,存储文件的唯一地方。
c)链接文件:指向同一个文件或目录的的文件。
d)特殊文件:与系统外设相关的,通常在/dev下面。分为块设备和字符设备。

磁盘设备对应"特殊文件",放在/dev下面,不同的设备对应的名称:

IDE接口硬盘称为hd:第一块为/dev/hda,第二块为/dev/hdb,第三块为/dev/hdc......

SCSI接口的硬盘称为sd:第一块为/dev/sda,第二块为/dev/sdb,第三块为/dev/sdc......

不同的分区用数字编号:1,2,3,4,....

如:

第一块IDE接口硬盘的第1个分区称为/dev/hda1

第二块SCSI接口硬盘的第5个分区称为/dev/sdb5

数字1~4只能留给主分区或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编号从5开始。

2.目录是逻辑上的分区(不是“逻辑分区”)

Linux要求基本分区至少包括

一个根分区:/(相当于win的C盘;用来存放系统文件及程序,大小至少5G以上;/usr,/home,/var等分区可与其共用一个分区)

一个交换分区swap:相当于win的虚拟内存,大小为物理内存的1.5倍。物理内存不够用时,借用一块磁盘当内存用。

/boot分区:Linux系统的引导分区,存放系统引导文件,例Linux内核。大小大概1G上下。

举例:

/boot           引导分区            ext3           sda1       主分区
swap           交换分区           swap          sda2       主分区
/                  根分区               ext3           sda1       主分区

3.步骤:磁盘(/dev/sda、/dev/sdb、/dev/sdc......盖房子)---【Raid---LVM(逻辑卷管理)】---分区(/dev/sda1,/dev/sdb1......划定屋子)---格式化(装修)---挂载(安门窗)---使用(日常维护)

分区工具:fdisk、gdisk(给大于2T的磁盘分区)、parted(给大于2T的磁盘分区)。

(1)分区

分区本质:修改分区表

fdisk工具:最常用的分区工具,不能给大于2T的磁盘分区。

1)在虚拟机上添加一块磁盘;Xshell上新建一个窗口

2)reboot重启系统

fdisk -l                               #查看磁盘,出现sdb没

3)fdisk      /dev/sdb           #分区

按照系统提示分区,最后w保存,退出。

查询分区:

ls      /dev/sd*

4)通知内核,分区表修改了。

[root@oldboy ~]#partprobe /dev/sdb

(2)格式化

本质:创建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组织和存取数据一种机制,落到Linux里就是一个文件系统软件。

文件系统类型:
win:   ntfs,fat32
Linux:   ext2 ext3 ext4 xfs(centos7)

格式化分区就是生成文件系统:(至少两样东西)

inode:索引节点,相当于书的目录。

block:相当于正文页。

1)inode(256字节空间)存放东西:
文件的属性(权限 大小  用户 组)
2)指针:指向文件实体(每个文件有且只能一个)
3)block:存放文件内容的空间。一个block 1,2,4K;每个block最多只能放一个文件。
如:文件大小0.1K,占一个block。另外的3.9K,则浪费掉。

数据按block读取,inode只决定是否有读取的权限。

命令: mkfs
指定文件系统格式化,
mkfs    -t    xfs
mkfs.ext4    
mkfs.xfs   

[root@oldboy ~]# mkfs.xfs    /dev/sdb1       #直接接分区
meta-data=/dev/sdb1              isize=512    agcount=4, agsize=6400 blks
         =                       sectsz=512   attr=2, projid32bit=1
         =                       crc=1        finobt=0, sparse=0
data  =                       bsize=4096   blocks=25600, imaxpct=25
         =                       sunit=0      swidth=0 blks
naming   =version 2              bsize=4096   ascii-ci=0 ftype=1
log      =internal log           bsize=4096   blocks=855, version=2
           =                       sectsz=512   sunit=0 blks, lazy-count=1
realtime =none                 extsz=4096   blocks=0, rtextents=0

(3)挂载           分区需要挂载到对应目录上

临时挂载测试
[root@oldboy ~]# mount    /dev/sdb1    /mnt             ##临时挂载
[root@oldboy ~]# cd    /mnt/
[root@oldboy mnt]# touch    oldboy.txt
[root@oldboy mnt]# ls
oldboy.txt
[root@oldboy mnt]# df    -h       ##查看挂载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sdb1               97M  5.3M   92M    6% /mnt

永久挂载:/etc/fstab
[root@oldboy mnt]# cat    /etc/fstab 
/dev/mapper/centos-root     /          xfs    defaults      0 0
UUID=748c03eb-35df-4f8f-9a07-573ce79aecb2    /boot                   xfs     defaults        0 0
/dev/mapper/centos-swap    swap         swap    defaults       0 0

#系统已经用LVM方式帮助自动挂载了.

#以上6列意思:
设备                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          挂载选项         是否备份    是否开机磁盘检查

操作举例    把/dev/sdb1永久挂载到/data目录下

设备                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          挂载选项         是否备份    是否开机磁盘检查
/dev/sdb1        /data            xfs                            defaults           0                0

1)在/mnt下创建/data目录:mkdir /data -p

编辑:

[root@oldboy mnt]#Vim  /etc/fstab

直接粘贴进来,保存:  /dev/sdb1       /data            xfs          defaults           0                0  

2)测试挂载:[root@oldboy mnt]# mount    -a          #先加载/etc/fstab,否则开机有可能系统起不来

[root@oldboy mnt]#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sdb1                 97M  5.3M   92M    6% /data

3)reboot          

重启

卸载挂载:
umount       /mnt              #接挂载点
umount       /dev/sdb1     #接设备
umount     -lf   /mnt          #强制卸载

查看文件大小:ls    -lh    目录         #查看目录下的文件大小

查看目录大小:du   -sh   目录

查看目录和文件大小:du    -sh    目录/*

标签:逻辑,专题,分区,扩展,dev,挂载,磁盘分区,硬盘
来源: https://blog.csdn.net/m0_54666999/article/details/119273825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