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其他分享> 文章详细

JLU数据结构第六次上机实验解题报告

2021-06-17 00:00:36  阅读:233  来源: 互联网

标签:JLU dl return 上机 cup int 结点 mark 数据结构


7-1 高精度数加法 (100 分)

高精度数是指大大超出了标准数据类型能表示的范围的数,例如10000位整数。很多计算问题的结果都很大,因此,高精度数极其重要。

一般使用一个数组来存储高精度数的所有数位,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存储该高精度数的1位数字或多位数字。 请尝试计算:N个高精度数的加和。这个任务对于在学习数据结构的你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 。

输入格式:

第1行,1个整数N,表示高精度整数的个数,(1≤N≤10000)。

第2至N+1行,每行1个高精度整数x, x最多100位。

输出格式:

1行,1个高精度整数,表示输入的N个高精度数的加和。

输入样例:

在这里给出一组输入。例如:

3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输出样例:

在这里给出相应的输出。例如:

37037036730

作者 谷方明

单位 吉林大学

代码长度限制 16 KB

时间限制 100 ms

内存限制 1 MB

解法一:

思路:

对于加法,每次进位只会向前进一位,且进位值必定为1(9+9是最大的情况),则可以使用string来保存数字,一个int类型来维护进位,从后往前依次累加;有同学提到使用数组时反过来存,由于我是使用string,字符串拼接写起来很方便,如果算到最前面有进位再拼接一个‘1’在最前面就可以了。这样做确实会耗时间一点,但是在这只做一次,完全可以忽略;老师之前好像提过string的底层是链表,不过还是需要警惕的,我之前写Huffman编码时在循环内做这种类似的事情直接导致效率低到爆炸,猜测string也有使用数组做底层容器的情况

细节:

1.我这里使用了pop_back()其实完全没必要,追求效率直接用下标就行了。

2.我这里面为了避免讨论,若一个序列已尽,另一个还没有,直接屏蔽掉差异,将已尽序列每次取新值都取0。

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string add(string a, string b) {
	vector<char> cup;//保存答案
	int cuppp = 0;//保存对应位之和
	int jinwei = 0;//维护进位
	char cupa = '0', cupb = '0';//对应从a,b中取的末尾数
	while (!a.empty() || !b.empty()) {//只要不都空
		if (!a.empty()) {//非空取最后
			cupa = a.back();
			a.pop_back();
		}
		else {//空则置0,简化代码逻辑
			cupa = '0';
		}
		if (!b.empty()) {
			cupb = b.back();
			b.pop_back();
		}
		else {
			cupb = '0';
		}
		cuppp = cupa + cupb - 2 * '0' + jinwei;//计算对应位之和
		if (cuppp < 10) {
			cup.push_back(cuppp % 10 + '0');
			jinwei = 0;
		}
		else {
			cup.push_back(cuppp % 10 + '0');
			jinwei = 1;
		}
	}
	if (jinwei == 1) {//算完讨论是否在原最高位还要进位
		cup.push_back('1');
	}
	string ans(cup.rbegin(), cup.rend());
	return ans;
}
int main() {
	int n = 0;
	cin >> n;
	string ans="0",cup;
	for (int i = 0; i < n; i++) {
		cin >> cup;
		ans = add(ans, cup);
	}
	cout << ans;
}

7-2 二叉树加权距离 (100 分)

二叉树结点间的一种加权距离定义为:上行方向的变数×3 +下行方向的边数×2 。上行方向是指由结点向根的方向,下行方向是指与由根向叶结点方向。 给定一棵二叉树T及两个结点u和v,试求u到v的加权距离。

输入格式:

第1行,1个整数N,表示二叉树的结点数,(1≤N≤100000)。

随后若干行,每行两个整数a和b,用空格分隔,表示结点a到结点b有一条边,a、b是结点的编号,1≤a、b≤N;根结点编号为1,边从根向叶结点方向。

最后1行,两个整数u和v,用空格分隔,表示所查询的两个结点的编号,1≤u、v≤N。

输出格式:

1行,1个整数,表示查询的加权距离。

输入样例:

在这里给出一组输入。例如:

5
1 2
2 3
1 4
4 5
3 4

输出样例:

在这里给出相应的输出。例如:

8

作者 谷方明

单位 吉林大学

代码长度限制 16 KB

时间限制 100 ms

内存限制 10 MB

解法一:

解决本题关键有两点:

1.如何建树。

2.如何找加权距离。

对于第一点,这次机考之前之前做图论做得比较多,二叉树本质上可以看作特殊的有向图,我这里为了方便直接使用邻接表来存了。(当然,经过同学提醒,这里之后甚至就可以直接使用图论算法求解)

对于第二点,要考虑两种情况 1.在一条直线上,2.不在同一条线上(共享同一个公共祖先)。

在一条直线上很好解决,那么就要寻找最近的公共祖先了。

首先使用一次dfs求出每个节点的深度。

求最近公共祖先:这里我使用的是dfs,整体思路是每次站在一个结点,带着两个要求公共祖先的结点的数据域,往左右子树分别探查,如果探查到了其中一个就返回true,当这一层递归中的两个dfs均为true时证明现在这个结点是给定的两个结点的最近公共祖先。那么记录下它的深度。

之后计算,如果dfs找到了祖先的深度,分别计算两个结点到祖先的加权路径再求和即可;如果没有找到,说明二者在一条直线上,那么直接计算即可。

细节:

1.为了避免找到最近公共祖先之后dfs还在进行,设置一个全局标记域,找到了置为true,每次进入递归函数时,只要该标志为true则返回。这样可大大减少无谓的计算。

2.由于本题输入没有设置结束标志,我采用判断输入结束的方法:若最后输入的两个点任意一个已出现过,则结束输入。

思路:

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string.h>
using namespace std;
vector<vector<int>> tu;
int* depth;
int* read;
int compa = 0;
bool flag = 0;
void dfs(int u,int before_depth) {//求深度
	depth[u] = before_depth + 1;
	for (int i = 0; i < tu[u].size(); i++) {
		dfs(tu[u][i], before_depth + 1);
	}
}
bool dfs2(int now,int u, int v) {//最近公共祖先
	if (flag) {//找到了,所有递归作废
		return 0;
	}
	if (now == u || now == v) {//找到其中一个,带回true
		return 1;
	}
	bool dep1 = 0,dep2 = 0;
	if (tu[now].size() >= 1) { dep1 = dfs2(tu[now][0], u, v); }//往左走
	if (tu[now].size() == 2) { dep2=dfs2(tu[now][1], u, v); }//往右走
	if (dep1 && dep2) {
		compa = now;//同时为真,为最近公共祖先全局变量赋值
		flag = 1;
	}
	if (dep1||dep2) {//找到一个,逐级带回结果
		return 1;
	}

	return 0;

}
int lenth(int s, int e) {//计算在一条线上的两个结点的加权距离
	int ans = depth[s] - depth[e];
	if (ans > 0) {
		ans = ans * 3;
	}
	else if (ans < 0) {
		ans = -ans * 2;
	}
	return ans;
}
int main() {
	int n = 0, u = 0, v = 0;
	scanf("%d", &n);
	if (n == 1) {
		printf("0");
		return 0;
	}
	tu = vector<vector<int>>(n + 1);
	depth = new int[n+1];
	read = new int[n + 1];
	memset(depth, 0, sizeof(int) * (n + 1));
	memset(read, 0, sizeof(int) * (n + 1));
	while (1) {
		scanf("%d%d", &u, &v);
		if (read[v]) {
			break;
		}
		read[v] = 1;
		tu[u].push_back(v);
	}
	int s = u, e = v, ans = 0;
	dfs(1, 0);
	dfs2(1, s, e);
	if (compa) {//如果找到公共祖先
		ans = lenth(s, compa) + lenth(compa, e);
	}
	else {//没找到则在一条直线上
		ans = lenth(s, e);
	}
	printf("%d", ans);
}

7-3 修轻轨 (100 分)

长春市有n个交通枢纽,计划在1号枢纽到n号枢纽之间修建一条轻轨。轻轨由多段隧道组成,候选隧道有m段。每段候选隧道只能由一个公司施工,施工天数对各家公司一致。有n家施工公司,每家公司同时最多只能修建一条候选隧道。所有公司可以同时开始施工。请评估:修建这条轻轨最少要多少天。。

输入格式:

第1行,两个整数n和m,用空格分隔,分别表示交通枢纽的数量和候选隧道的数量,1 ≤ n ≤ 100000,1 ≤ m ≤ 200000。

第2行到第m+1行,每行三个整数a、b、c,用空格分隔,表示枢纽a和枢纽b之间可以修建一条双向隧道,施工时间为c天,1 ≤ a, b ≤ n,1 ≤ c ≤ 1000000。

输出格式:

输出一行,包含一个整数,表示最少施工天数。

输入样例:

在这里给出一组输入。例如:

6 6
1 2 4
2 3 4
3 6 7
1 4 2
4 5 5
5 6 6

输出样例:

在这里给出相应的输出。例如:

6

作者 谷方明

单位 吉林大学

代码长度限制 16 KB

时间限制 500 ms

内存限制 10 MB

解法一:

思路:

由于涉及到两点:

1.连通两个点。

2.使连通过程权值最大的边取得它可以取到的最小权值

于是想到了最小生成树。

由于这里输入给的是边,使用Kruskal更为方便,直接开一个边数组,排序,然后再配合并查集执行Kruskal,由Kruskal的性质,当连通的那一刻,也就是最后加入的那一条边,就是权值最大的边,其权值就是本题答案。

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_NUM 100001
int N = 0, M = 0;
class UniteFindSet//并查集类
{
public:
	UniteFindSet(int num);
	void join(int root1, int root2);
	int find(int root);
	bool isConnect(int root1, int root2);


private:
	int par[MAX_NUM];      
};



UniteFindSet::UniteFindSet(int num)
{
	for (int i = 0; i < num; i++)
		par[i] = i;


}

int UniteFindSet::find(int root)
{
	int tmp = 0;
	int son = root;
	while (root != par[root])
	{
		root = par[root];
	}
	while (son != root)  
	{
		tmp = par[son];
		par[son] = root;
		son = tmp;
	}
	return root;
}

void UniteFindSet::join(int root1, int root2)
{
	int x = find(root1);
	int y = find(root2);
	if (x == y)
		return;
	else
		par[x] = y;
}

bool UniteFindSet::isConnect(int root1, int root2)
{
	return find(root1) == find(root2);
}

struct Node
{
	int start;
	int end;
	int length;
};
bool compare(Node a, Node b)
{
	return a.length < b.length;
}
void Kruskal(vector<Node>& arr)
{
	UniteFindSet bcj(N + 1);//新建并查集

	sort(arr.begin(), arr.end(), compare);//边排序
	int weight = 0, i = 0;
	int cup = bcj.find(1);
	cup = bcj.find(N);
	while (bcj.find(1) != bcj.find(N))//两点连通为止
	{
		if (bcj.find(arr[i].start) != bcj.find(arr[i].end))//避免有环
		{
			weight = arr[i].length;//每次保存weight,由于Kruskal的性质,结束时的weight就是答案
			bcj.join(arr[i].start, arr[i].end);//维护并查集
		}
		i++;
	}
	cout << weight;
}

int main() {
	scanf("%d%d", &N, &M);
	vector<Node> edge(M);
	int u = 0, v = 0, c = 0;
	for (int i = 0; i < M; i++) {
		scanf("%d%d%d", &edge[i].start, &edge[i].end, &edge[i].length);//边存进数组
	}
	Kruskal(edge);
}

7-4 数据结构设计I (100 分)

小唐正在学习数据结构。他尝试应用数据结构理论处理数据。最近,他接到一个任务,要求维护一个动态数据表,并支持如下操作:

  1. 插入操作(I):从表的一端插入一个整数。

  2. 删除操作(D):从表的另一端删除一个整数。

  3. 取反操作(R):把当前表中的所有整数都变成相反数。

  4. 取最大值操作(M):取当前表中的最大值。

    如何高效实现这个动态数据结构呢?

输入格式:

第1行,包含1个整数M,代表操作的个数, 2≤M≤1000000。

第2到M+1行,每行包含1个操作。每个操作以一个字符开头,可以是I、D、R、M。如果是I操作,格式如下:I x, x代表插入的整数,-10000000≤x≤10000000。 。

输出格式:

若干行,每行1个整数,对应M操作的返回值。如果M和D操作时队列为空,忽略对应操作。

输入样例:

在这里给出一组输入。例如:

6
I 6
R
I 2
M
D
M

输出样例:

在这里给出相应的输出。例如:

2
2

作者 谷方明

单位 吉林大学

代码长度限制 16 KB

时间限制 500 ms

内存限制 50 MB

解法一:

思路:

解决本题的关键:

1.如何高效进行取反操作。

2.如何高效维护最大最小值

3.如何进行一端插入,另一端删除。

对于第一点,观察到任意一个数在数据结构中最多只有两种状态:1.已取反。2.未取反。又由于插入和取反是动态进行的,因此整个数据结构的数据并不总全是同一种状态但必定处于其中一种,因此我设置了两个全局布尔变量,两个变量的状态永远相反,为true表示已取反,false表示未取反。再为每一个数据结点增加一个布尔值指针,每次插入一个数据时将该指针指向当前时刻处于false状态的布尔值。这样每次执行取反操作只需要互换两个布尔变量的值即可

对于第二点,每次插入数据时,分别和最大最小值进行比较,动态更新。重点:删除数据时有可能已将当前的最大或最小值删除,出现这种情况就必须再次寻找最大或最小值(当然最大最小值是一个数据的情况下就必须同时发生,正是少考虑这种情况导致我一直过不了最后的点),为此我为每个数据结点又增加了一个mark域,增设一个全局变量counter,在数据结点的构造函数中将当前的counter赋值给mark,再对counter进行+1,这样确保每个结点有唯一的标识,在保存最大值最小值时将mark值也保存,这样每次删除的时候就判断 1.最大最小值的mark是否都等于当前要删除的数据的mark 2.最大值的mark是否等于当前要删除的数据的mark 3.最小值的mark是否等于当前要删除的数据的mark。一旦等于就调用findmax findmin函数更新对应的最大值最小值

更新最大值最小值:

我这里直接采用了暴力的遍历更新,但每次会先查看结点当中的布尔变量来确定当前结点的符号状态,从而保证能正确得到每一个结点的正负号,返回时将mark和找到的最值一起带回。

对于第三点,可以直接使用deque,很方便。

细节:

1.其实唯一标识一个结点用地址就可以了,只是因为我是半路改的,已经用了deque,线性stl元素的地址会动态变化,所以就只能加一个mark域。

2.题目要求:队列为空的操作要忽略。

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queue>
#define INT_MAX 1<<29
#define INT_MIN -(1<<29)
FILE* p = NULL;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rk1 = 0;
bool flag1 = 0, flag2 = 1;
struct ans {//存最大最小值的结构体,其实没必要,跟数据用一个结构体就可以了
	int shu;
	int mark;
	ans(int shu):shu(shu),mark(0){}
};
struct shuzi {//存数据的结构体
	int shu;
	bool* flag;
	int mark;
	shuzi(int shu) :shu(shu), flag(0), mark(mark1) { mark1++; }
};
deque<shuzi> dl;
int findmin(int* dizhi) {//dizhi带回mark数据
	int min = INT_MAX;
	int cup = 0;
	for (int i = 0; i < dl.size(); i++) {
		cup = dl[i].shu;
		if (*dl[i].flag == 1) {//按照标志的意志决定当前查看数据的符号
			cup = -cup;
		}
		if (cup < min) {
			min = cup;
			*dizhi = dl[i].mark;
		}
	}
	return min;
}
int findmax(int* dizhi) {
	int max = INT_MIN;
	int cup = 0;
	for (int i = 0; i < dl.size(); i++) {
		cup = dl[i].shu;
		if (*dl[i].flag == 1) {
			cup = -cup;
		}
		if (cup > max) {
			max = cup;
			*dizhi = dl[i].mark;
		}
	}
	return max;
}
ans maxx(INT_MIN),minn(INT_MAX);
inline void I(int num) {
	dl.push_front(num);
	if (!flag1) {//flag指针指向当前为false的bool变量,标识未取反
		dl.front().flag = &flag1;
	}
	else {
		dl.front().flag = &flag2;
	}
	if (num > maxx.shu) {//插入时动态更新最大最小值
		maxx.shu = num;
		maxx.mark = dl.front().mark;
	}
	if (num < minn.shu) {
		minn.shu = num;
		minn.mark = dl.front().mark;
	}
}
inline void R() {//取反
	if (dl.empty()) {
		return;
	}
	bool cupflag = flag1;
	flag1 = flag2;//更新标志
	flag2 = cupflag;
	ans cup = 0;
	cup = minn;
	minn = maxx;//当前最大最小值互换
	maxx = cup;
	maxx.shu = -maxx.shu;
	minn.shu = -minn.shu;

}
inline void D() {
	if (dl.empty()) {
		return;
	}
	int* dizhi = new int;
	if (dl.back().mark == maxx.mark && dl.back().mark == minn.mark) {//如果最大最小值对应结点同时被删除
		dl.pop_back();
		maxx = findmax(dizhi);
		maxx.mark = *dizhi;
		minn = findmin(dizhi);
		minn.mark = *dizhi;
		delete dizhi;
		return;
		}
		else if (dl.back().mark == maxx.mark) {//分别讨论
			dl.pop_back();
			maxx = findmax(dizhi);
			maxx.mark = *dizhi;
			delete dizhi;
			return;
		}
		else if (dl.back().mark == minn.mark) {
				dl.pop_back();
				minn = findmin(dizhi);
				minn.mark = *dizhi;
				delete dizhi;
				return;
		}
		delete dizhi;//释放堆内存
	dl.pop_back();
}
inline void M() {
	ios::sync_with_stdio(false);
	if (dl.empty()) {
		return;
	}
}

int main() {
	//fopen_s(&p,"out.txt", "w");
	ios::sync_with_stdio(false);//为了方便字符串和数字输入混用,使用cin,但是要加速一下,不加速会爆时间
	int n = 0;
	cin >> n;
	char opt = '0';
	int num = 0;
	for (int i = 0; i < n; i++) {
		cin >> opt;
		if (opt == 'I') {
			cin >> num;
			I(num);
		}
		else if (opt == 'R') {
			R();
		}
		else if (opt == 'M') {
			M();
		}
		else if (opt == 'D') {
			D();
		}
	}
}

总结:

1.综合的题目还是比较有趣的。

2.体会到了数据结构在根据实际的改编和应用。

标签:JLU,dl,return,上机,cup,int,结点,mark,数据结构
来源: https://blog.csdn.net/qq_24482377/article/details/117968611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