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编程语言> 文章详细

python深度学习进阶(自然语言处理)—word2vec

2021-05-23 17:30:03  阅读:245  来源: 互联网

标签:基于 word2vec 进阶 python self 单词 神经网络 np 推理


python深度学习进阶(自然语言处理)—word2vec

 

摘要

  • 基于推理的方法以预测为目标,同时获得了作为副产物的单词的分布式表示。
  • word2vec 是基于推理的方法,由简单的 2 层神经网络构成。
  • word2vec 有 skip-gram 和 CBOW 模型。
  • CBOW 模型从多个单词(上下文)预测 1 个单词(目标词)。
  • skip-gram 模型反过来从 1 个单词(目标词)预测多个单词(上下文)。
  • 由于 word2vec 可以进行权重的增量学习,所以能够高效地更新或添加单词的分布式表示。

1. 基于推理的方法和神经网络

1.1 基于计数的方法的问题

    基于计数的方法获得单词的分布式表示:使用整个语料库的统计数据(共现矩阵和 PPMI 等),通过一次处理(SVD 等)获得单词的分布式表示。

    基于推理的方法获得单词的分布式表示:使用神经网络,通常在 mini-batch 数据上进行学习。

对于一个 n * n 的矩阵,SVD 的复杂度是 O(n^{3}),这表示计算量与 n 的立方成比例增长。如此大的计算成本,即便是超级计算机也无法胜任。实际上,利用近似方法和稀疏矩阵的性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处理速度,但还是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在现实世界中,语料库处理的单词数量非常大。比如,英文的词汇量多达 100w+。如此之大的词汇量,如果使用基于计数的方法就需要生成一个 100w * 100w 的庞大矩阵,对如此庞大的矩阵执行 SVD 显然是不现实的。

    基于计数的方法和基于推理的方法的比较:

图 3-1    基于计数的方法和基于推理的方法的比较

(1)基于计数的方法一次性处理全部学习数据;基于推理的方法使用部分学习数据逐步学习。

(2)神经网络的学习可以使用多台机器、多个 GPU 并行执行,从而加速整个学习过程。

1.2 基于推理的方法的概要

    基于推理的方法的主要操作是 “推理”。如图 3-2 所示,当给出周围的单词(上下文)时,预测 “?” 处会出现什么单词,这就是推理。

图 3-2    基于两边的单词(上下文),预测 “?” 处出现什么单词

    解开图 3-2 中的推理问题并学习规律,就是基于推理的方法的主要任务。通过反复求解这些推理问题,可以学习到单词的出现模式。从 “模式视角” 出发,这个推理问题如图 3-3 所示。

图 3-3    基于推理的方法:输入上下文,模型输出各个单词的出现概率

基于推理的方法的全貌:使用语料库来学习模型,使之能做出正确的预测。另外,作为模型学习的产物,我们得到了单词的分布式表示。

(1)引入某种模型,将神经网络用于此模型;

(2)模型接收上下文信息作为输入,并输出(可能出现的)各个单词的出现概率。

1.3 神经网络中单词的处理方法

    将单词表示为文本、单词ID和 one-hot 表示:

图 3-4    单词、单词 ID 以及它们的 one-hot 表示

    要将单词转化为 one-hot 表示,就需要准备元素个数与词汇个数相等的向量,并将单词 ID 对应的元素设为 1,其他元素设为 0。像这样,只要将单词转化为固定长度的向量,神经网络的输入层的神经元个数就可以固定下来(图 3-5)。

图 3-5    输入层的神经元:各个神经元对应于各个单词。图中神经元为 1 的地方用蓝色绘制,为 0 的地方用白色绘制

如图 3-5 所示,输入层由 7 个神经元表示,分别对应于 7 个单词(第 1 个神经元对应于 you,第 2 个神经元对应于 say)。

    基于神经网络的全连接层的变换:

图 3-6    基于神经网络的全连接层的变换:输入层的各个神经元分别对应于 7 个单词(中间层的神经元暂为3个)

如图 3-6 所示,全连接层通过箭头连接所有节点。这些箭头拥有权重(参数),它们和输入层神经元的加权和成为中间层的神经元。

图 3-7    基于全连接层的变换的简化图示:将全连接层的权重表示为一个 7 x 3 形状的 W 矩阵

    Python 代码实现基于神经网络的全连接层的变换:

import numpy as np


class MatMul:
    def __init__(self, W):
        self.params = [W]
        self.grads = [np.zeros_like(W)]
        self.x = None

    def forward(self, x):
        W, = self.params
        out = np.dot(x, W)
        self.x = x
        return out

    def backward(self, dout):
        W, = self.params
        dx = np.dot(dout, W.T)
        dW = np.dot(self.x.T, dout)
        self.grads[0][...] = dW
        return dx
"""基于神经网络全连接层的变换"""

import sys
sys.path.appen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common.layers import MatMul

C = np.array([[1, 0, 0, 0, 0, 0, 0]])    # 输入
W = np.random.randn(7, 3)    # 权重

# 方案一
h = np.dot(C, W)    # 中间节点
print(h)
# 方案二
layer = MatMul(W)
h = layer.forward(C)    # 中间节点
print(h)

    

[[-0.00183343 -0.41558399  0.13295223]]
[[-0.00183343 -0.41558399  0.13295223]]

矩阵 C:one-hot 表示,单词 ID 对应的元素是 1,其他地方都是 0。

    上述代码的 C 和 W 的矩阵乘积相当于 “提取” 权重的对应行向量。

图 3-8    在上下文 C 和权重 W 的矩阵乘积中,对应位置的行向量被提取

2. 简单的 word2vec

2.1 CBOW 模型的推理

2.2 CBOW 模型的学习

2.3 word2vec 的权重和分布式表示

3. 学习数据的准备

3.1 上下文的目标词

3.2 转化为 one-hot 表示

4. CBOW 模型的实现

5. word2vec 的补充说明

5.1 CBOW 模型和概率

5.2 skip-gram 模型

5.3 基于计数与基于推理

标签:基于,word2vec,进阶,python,self,单词,神经网络,np,推理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8477351/article/details/117192148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