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de9

精准搜索请尝试: 精确搜索
首页 > 编程语言> 文章详细

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居然是女神级别的人物?

2021-03-22 19:00:58  阅读:293  来源: 互联网

标签:阿达 女神 巴贝奇 -- 拜伦 程序员 父亲 级别


作者丨水影月

来源丨大飞码字(ID:BigFly1024)

 

一说到程序员,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男的!

 

接着浮现在眼前的程序员标配是:眼镜,双肩包,格子衬衫,牛仔裤,运动鞋......

 

不难发现,在现代的IT公司里,从事编程工作的女性比例远远低于男性。

 

细数“猿界”里的豪杰:C语言和Unix系统的创造者Denis和Thompson,Linux系统之父Linus,Java之父Gosling,还有,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伊隆·马斯克,马克·扎克伯格,马化腾……

 

这些程序界的豪杰,无一不是男性!

 

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推算,那么无论如何,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也应该是男性吧!

 

图片

 

“哈?你是认真的吗?”认真,你就错了!

 

在男性撑起IT行业的今天,你很难猜到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其实是个女子。

 

嗯,但事实就是如此!据资料考证,世界第一位程序员是一个妹子!

 

而且是一位美貌与智慧并存,身世显赫的英国贵族女子,还是大诗人拜伦的女儿!

 

图片

 

她就是阿达·洛芙莱斯--活在180年前的英国,师从著名的数理逻辑学家德·摩根,并用短暂的一生写下了绚丽的科技篇章。

 

在詹姆斯·格雷克所著的《信息简史》里,他是这样描述阿达的:“事实上,她是在为这台机器编程,并且是在头脑中编程,因为机器还不存在。而这种她面对的问题,一个世纪以后的程序员们还经常遇到。

 

一行代码都未写过?开玩笑的吧?!那凭啥能称为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

 

这个程序员的开山祖师爷,噢,不!应该是开山祖奶奶,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出生名门,却有着一个不幸的童年

 

 

阿达·洛芙莱斯生于1815年12月10日的英国伦敦。

 

她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人拜伦。这位诗人年少时浪荡不羁,曾爱上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奥古斯塔。

 

在那样的时代,世俗的眼光又怎能容得下“不伦恋”?

 

为了掩饰“不伦恋”和捍卫自己的声誉,他最终选择和爱慕自己的安娜贝拉结婚。

 

有着“平行四边形公主”之称的安娜贝拉,不仅受过良好教育,还是一个数学家。

 

然而,阿达出生一个月的时候,拜伦与安娜贝拉的婚姻便宣告破裂。

 

不久后,拜伦的妻子安娜贝拉就带着只有一个多月的阿达回到了娘家。而父亲拜伦选择放弃了抚养权,永远离开英国。

 

至此,阿达和父亲再无联系。甚至拜伦36岁时病故于希腊,阿达也并未为此感到多么伤心。

 

因为母亲痛恨父亲的缘故,20岁以前,母亲都未曾给她看过父亲的画像。

 

图片

 

她对这位“父亲”,自然感到很陌生。

 

阿达小时候和母亲关系并不好,母亲也时常把她丢给外婆照顾。

 

母亲不希望阿达成为下一个拜伦,甚至在她少女时期,避免阿达“变坏”,在她身边安插眼线。

 

阿达对此很反感,背地里叫这些眼线为“妖婆”,抱怨她们打小报告。

 

 

优越的生活和病痛并存

 

 

阿达虽然有着惊人的才华和美貌,但她从小体弱多病。甚至因为麻疹而引发了全身瘫痪,在病榻上休养一年之后仍行动不便。

 

即使如此,仍然无法阻挡阿达在数理方面的天赋涌现。

 

她的母亲热爱数学,并希望她成为一个数学家,而非像她父亲一样,成为一个艺术家。所以坚持让女儿从小开始学习逻辑、科学和数学。

 

为此,还专门给她请来了家庭教师。阿达也因此接触到了很多数学大师,得到了很多数学方面的教育。

 

1833年初,阿达和一个家庭教师坠入了爱河。炽热的爱恋,激发了阿达基因里的浪漫与疯狂。

 

当他们的选择并没有得到家庭的支持和祝福。于是,他们在恋情被曝光之后选择了私奔。

 

很不幸,他们的“私奔”没有成功。阿达在被男方的亲戚认出后,告知了阿达的母亲。

 

于是,两人在私奔不久后就被抓回了家里。母亲为避免遭到社会的闲言闲语,和朋友联手封闭了所有消息,并同意了阿达和威廉·金的婚事。

 

1835年,阿达嫁给了威廉·金,成为了伯爵夫人。婚后,他们共同育有3个孩子。

 

 

改变命运的相遇--和巴贝奇成为莫逆之交

 

 

17岁那年,阿达在参加完宫廷成年礼舞会后,凭借着出众的才貌以及家世,踏足上流社会社交圈。

 

1833年的6月5日,在阿达参加了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举办的聚会。萨默维尔把阿达引荐给查尔斯·巴贝奇。

 

这位科学管理的先驱者,正与所有人在侃侃而谈自己的差分机,还兴奋地跟所有人分享了分析机的构思。

 

图片

 

也许,这些超前的构想有点疯狂,让所有人都觉得这种匪夷所思的东西,不过就是个笑话,但在阿达却意识到这绝对是个伟大之作。

 

两周后,她随母亲一同拜访了巴贝奇的工作室。当她第一次亲眼看到差分机的演示以及分析机的设计时,简直要被惊呆了!

 

天啊,居然还真有如此神奇的东西!

 

这个机器到底有多神奇呢?据说这个玩意比差分机更厉害,也更复杂。

 

它借鉴了提花机,通过打孔卡片的控制来实现各种复杂的操作,例如公式计算、条件选择等。

 

她彻底被眼前的被差分机吸引,这个神奇的机器让她如痴如醉般着迷,更对分析机的设计产生极大兴趣。

 

她从分析机的构想中看到了无限潜力,并认为分析机已然超越了数学的范畴,应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计算机科学。

 

于是她决定入伙,成为巴贝奇创造分析机路上的重要合伙人。

 

巴贝奇也大为震惊:这世界上还真有人能如此理解他的创造。

 

两人惺惺相惜。自此之后,他们成为了莫逆之交。

 

 

分析机成就“数字女王”

 

 

婚后的阿达,并没有循规蹈矩地成为一个相夫教子的传统女人。

 

相反,她把更多的精力投身于与巴贝奇的事业上--分析机的制作以及推广。

 

皇天不负有心人。

 

1840年,阿达和巴贝奇的研究工作终于有了新的进展--赢得了数学家闵那布利的支持。

 

后来,闵那布利将巴贝奇关于分析机的演讲和谈话,写成了一本书的手稿。

 

不过,由于手稿是法文编写,并不利于扩大影响。于是,阿达主动把它翻译成英文。

 

图片

 

她这一翻译出来的笔记,居然是原作的3倍页数!在翻译的笔记中,就增加了很多她个人的天才构思!

 

在她的天才构思中,不仅强调了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重要性,还预言了分析机的未来:排版、编曲或是各种更复杂的用途。

 

为了给程序设计“算法”,阿达在“笔记”中加入了第一份程序设计流程图。

 

巴贝奇看到阿达翻译后的著作,叹为观止。

 

巴贝奇在写给阿达的信中,将她称为“数字女王”,并决定接受阿达的建议,用二进制代替十进制,数字和字母等符号可以编码成数据等编程概念。

 

遗憾的是,巴贝奇穷其一生,还是没能看到分析机的问世。

 

 

短暂诗意的人生,在36岁嘎然而止

 

 

她曾在信中对母亲说:“就算你不能给我诗,我也可以学习到诗一样的科学。”

 

阿达不但继承了父亲诗人的浪漫,也遗传了母亲的数学天赋。她从小就很喜欢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应用到科学上,也正因此才能使她对计算机的未来做出了超前的预判。

 

但除了在科学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之外,阿达的一生,其实称不上幸福。

 

因为父亲的关系,阿达成了母亲对父亲恨意的宣泄口。在母亲的“压迫”之下,她反倒像极了父亲诗人般的疯狂放浪,不但染上了酗酒、吸毒、还赌马......

 

1852年11月27日,寒意笼罩着英格兰。年仅36岁的她,在宫颈癌治疗中,因失血过多去世,留下了两个儿子与一个女儿。

 

她这一走,失去莫逆之交帮忙的巴贝奇就更加寂寞了,一个人在宣传分析机的道路上,孤独地走了20年路。

 

只可惜,两人终究都没能看到计算机问世的那一天。

 

同样是36岁的年龄,同样因失血过多,她与父亲在这一点上竟有着天然的吻合。

 

依照遗言,她被葬于诺丁罕哈克诺的哈克诺圣玛丽亚·抹大拉教堂。生前分离,死后却选择了与父亲拜伦一起长眠。

 

 

成就--数字女王对后世的影响

 

 

1842年~1843年间,阿达花费了9个月的时间翻译了意大利数学家的一篇阐述分析机的论文,并在她的译文中注记详细说明了计算机的运算方式(包含了生成伯努利数的算法)。

 

阿达作为计算机先驱,很早就预言了计算机的未来。她说:“这个机器未来可以用来排版、编曲或是各种更复杂的用途。”

 

而这些注记(这段算法),在1953年,即她去世后一百年时,被重新公布,震惊了世人。

 

而这段算法,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电脑程式。阿达也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的第一位程序员。

 

而她当初的预言,在今天也都得到了广泛的证明。

 

在1980年12月10日,美国军方为了纪念她,制作了一个新的高级计算机编程语言,并以她的名字命名--Ada。

 

图片

 

为了纪念她做出的贡献,英国计算机公会自1998年起,每年都颁发以阿达命名的软件工程创新大奖。

 

2012年12月,在她的诞辰197周年时,google doodles专门修改了logo,以此作为对她的纪念。

 

图片

 

只可惜,这一切她没能看到。

 

 

最后

 

 

1816年的圣诞夜,拜伦写了一首新诗《路德分子之歌》,里面有这样的诗句:让我们把织梭换成刀剑

 

同年,其妻诞下一名女婴,取名Ada Lovelace(阿达·洛芙莱斯)。

 

这名女婴长大后,捡起了父亲扔下的“织梭”,将分析引擎技术与“提花机”相结合,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

 

无可否认,女性在码农圈依旧是很稀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学习编程,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程序媛投身码农圈。

 

相信心中有热爱,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无论男女,人人都能成为一个领域的王者。

标签:阿达,女神,巴贝奇,--,拜伦,程序员,父亲,级别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angxi06/article/details/115091423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专注分享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侵权联系[81616952@qq.com]

Copyright (C)ICode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ode9版权所有